骑兵主将带着骑兵缓缓开始踱步加速。
这时候他才发现,这片战场有坡度!
吴越军左翼和中军所处的位置要比右翼要高了三五尺,整个战场呈西高东低之势。
对于步卒来说,这么点高度差可能还好克服。
但对于重骑兵来说,就是个大问题。
重骑兵从东往西缓缓加速,但由于地势原因,速度没能提高到极致。
朱虎臣迎着南唐重骑兵,他站在阵中,手持着凤嘴刀微微喘气。
曾经大唐的荣光——陌刀手据说也能以步克骑,一刀下去,人马俱碎。
亲兵们纷纷举盾挡在他的面前,他没有拒绝。
在他看来,战场上早死晚死没有区别,晚死的人还要替早死的袍泽杀敌报仇。
南唐重骑兵冲了过来。
“轰隆隆,”人马皆甲的重骑兵如同一只只巨兽,撞飞了一个个吴军士卒。
骑兵一下子就冲到了朱虎臣跟前,所幸此时冲锋之势已弱。
朱虎臣大喝一声:“杀!”
一刀寒光闪过,眼前的一名骑士连人带马被劈成了两半。
朱虎臣顿了一顿,略微活动了一下震麻了的手指。
又将凤嘴刀挥舞了起来,“杀!”
又劈向了下一个南唐骑兵。
那南唐骑兵伸出长枪抵挡,朱虎臣的凤嘴刀去势不减,哐当一声,竟将长枪杆给砸断了。
朱虎臣“咦”了一声,这才发现,自己的凤嘴刀在砍完第一个骑兵就卷刃了。
看来还是刀刃的质量不过硬啊,也不知道唐代的刀是怎么能做到兼顾锋利与坚韧的。
可惜安史之乱以后,盛唐的许多技术都已失传。
朱虎臣一时来不及想太多,另一名骑兵的骑枪刺来,朱虎臣身体一转,用肩甲硬接了一枪,然后横扫长刀,生生将那人的马腿给砸断了。
战马一声嘶鸣,将那骑士摔下马来。
朱虎臣来不及换刀,就拿凤嘴刀专门砸人马腿。
刀子再钝也是刀,朱虎臣“哐、哐、哐”的疯狂砸马腿。
骑兵一旦没了速度,就是站桩被人输出的靶子,南唐骑兵拨马回转,轰隆隆地冲回河岸边了。
朱虎臣让长枪手准备好弓弩,等到骑兵突进时,就齐射一波,压制骑兵的冲锋。
南唐骑兵又冲了过来,长枪手齐射了一波臂张弩,有作用,但不多。骑兵还是撞进了大棒手阵中,将整个大棒手阵型冲得乱七八糟。
朱虎臣大声疾呼:“列阵!列阵!”
长枪手也缓缓围了过来,试图压制骑兵的活动空间。
南唐重骑兵这时打出了感觉,也不恋战,拨马转回,兜了一圈又冲了过来。
朱虎臣焦急万分,再这么被打下去,自己这边可要扛不住了。
就在这时,南唐的右翼在吴军左翼和中军的夹击之下,彻底崩溃。
吴军左翼趁机往前突进,直接堵到了南唐军的后方,把整个河谷都堵死了。
南唐军中军及左翼原本正与吴军右翼交战,忽见后面也杀来了敌军,惊慌失措,南唐左翼率先崩溃,纷纷往河滩上跑,试图涉水渡过扬之水去。
河滩上泥泞,南唐军被箭雨一个个射倒,如同靶子一般,几无还手之力。
如此这般,又更加剧了大军的崩溃。连中军也开始阵型松动,眼见即将崩盘。
许文稹忙下令让骑兵突向大阵后方,打开吴军的包围,保住南唐军的后路。
南唐骑将见了旗语,暗叹一声可惜,绕过了朱虎臣等人,朝着吴越军左翼冲了过去。
人马俱甲的重骑兵,一起奔腾起来时,气势恢宏,整个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隆隆的马蹄声。
“轰隆隆,”南唐重骑兵直接将吴军左翼给冲了开来。
原本走投无路的南唐溃兵见状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,纷纷走骑兵冲出来的缺口往河谷里跑去。
朱虎臣也大喜,忙率兵将打残的南唐军右翼驱赶向南唐中军。
许文稹悲哀的发现,这帮子坑货为了逃命把骑兵冲锋的路都给堵死了,本来河谷就狭窄,这下好了,溃兵把路一塞,骑兵想冲回来冲散吴军但却无路可走。然后大队的人马还不断地挤入河谷,骑兵想往回冲,步兵想跑路,挤得都无法动弹,大量士卒被挤到了河里去。
如果许文稹能稳住两翼的兵马,结阵自守,等到骑兵将拦路的吴军左翼给冲散,那南唐军便可以缓缓后撤,依次退出战场。
或者说,许文稹不派骑兵去冲开吴军,那南唐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,说不定还能背水一战,胜负还未可知。
偏偏自己命骑兵打开了退路,反倒使得溃兵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。
许文稹挥剑斩杀了十几个溃兵,这才勉强止住了中军的溃败趋势。
他命中军结成圆阵,试图争取时间。只要中军稳住,溃兵的士卒还有重整的可能。
第141章 歙州决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